对于群山似海、碎石遍地,只能在山沟石缝中抠生活的晴隆,脱贫之路也如二十四道拐一样,历经曲折,艰难向前。
印尼总统佐科表示,东盟不能成为任何国家的代理人,也不能卷入大国竞争,东盟致力于加强团结与凝聚力。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拜登政府对东盟的拉拢可以总结为四面埋伏,即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安全领域,美国将东盟国家视作第一岛链上的重要节点,通过联合军演、安全对话、军援军售等形式,企图将东盟国家纳入其印太地区盟友、伙伴关系。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表示,美国世世代代都将参与东南亚事务。东盟国家深知,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贸联系是本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实现经济复苏和民生改善才是东盟国家的主要目标和发展主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保筠向本报记者分析称,经济上,中国和东盟连续3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报道称,东盟国家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今年6月,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会晤后表示,东盟成员国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在该地区朝任何一个方向采取的任何举动都不会有多少国家跟随,因为东盟没有人希望看到爆发‘新冷战。杨保筠表示,目前东盟国家学者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如果部分东盟国家,甚至一个国家选边站,东盟内部团结就会面临挑战,过去的分歧可能随之浮现,东盟或将陷入分裂。单极霸权不得人心,集团对抗没有前途,小院高墙封闭退步,脱钩断链损人害己。
2020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宣布取消25个经济体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其中就包括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美方散布各种虚假论调,试图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其真实意图无外乎是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空间,让中国背包袱、扛责任,挑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关系,干扰、迟滞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势头。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依托既有国际制度,走出了一条不扩张称霸、不封闭保守、不损人利己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2019年起,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就多次要求世界贸易组织取消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
反观美国,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随意退群逃避义务,阻碍国际政治经济的正常合作,毫无作为大国的自觉担当。世界银行则主要根据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将世界主要经济体分为高收入经济体、中等收入经济体和低收入经济体。
按照世界银行2022年的最新标准,高收入经济体的门槛为人均GNI超过1.3205万美元,而中国2021年人均GNI约为1.21万美元,仍有一段距离。美国罔顾事实,一再炒作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问题,本质上是要剥夺中国发展的合理合法权利,阻断中国的发展之路。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8.6%,高于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总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既有充分的事实依据,也有坚实的国际法依据,不是美国国会的一纸法案就能一笔勾销的。
被公认为拉动当今世界经济三驾马车的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认定标准也各不相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在世贸组织中,中国目前实际享受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低谷,症结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战略认知,自以为是地以其奉行的国强必霸的理念强行对照中国,固守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将中国视为挑战者甚至威胁。
无论美国再怎样耍手段、使绊子,都挑拨不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深厚友谊,掩盖不了中国对世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改变不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美国绞尽脑汁要将中国重新定义为发达国家,为此不惜大行抹黑之能事,拿出中国利用发展中国家地位逃避国际责任这样蹩脚的借口。
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三番五次找碴,纯属无理取闹。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划定主要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为标准,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GNP低于765美元)、人均GNP低于1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
事实上,由于各国际组织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中国家界定标准,在国际交往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我认定、他国承认的发展中国家划定方法。相比前两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量化指标较复杂,主要依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货物及服务出口总额和人口等指标进行综合判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与其沉迷于指鹿为马的文字游戏,不如切实承担应尽的责任,在全球经济、安全、环境等领域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此外,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中国2021年的HDI排名为世界第79位。美国在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上大做文章并非什么新鲜事。美国《国会山报》称,该法案旨在督促美国国务卿采取措施在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中取消中国当前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将其修改为中高收入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同时授权美国国务卿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构实现这一目标。
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最早于1964年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通过的修订关贸总协定(GATT)以接纳第四部分‘贸易和发展议定书中提出,但当时并未对其进行清晰具体的界定。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合法权利,也不是美国国会山上的政客们动动嘴皮就能取消的。
根据201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结果,中国被归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22年9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气候条约修正案,承诺减少用于制冷剂的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减缓气候变化。
早在今年3月27日,该法的立法草案便在美国众议院以415票支持、0票反对的结果一致通过。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阿拉斯加州共和党参议员丹·沙利文和犹他州共和党参议员麦克·李的推动下,该法案特地加入了一项条款,要求美国国务院向联合国提议结束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以避免中国在氢氟碳化合物减排的问题上采取发展中国家标准,从而延长达标期限。
而现在,美国粗暴干涉中国的主权行使,弃国际规则和惯例于不顾,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双重标准,妄图遏制中国,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足见美国的蛮横与霸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日前表决通过所谓的结束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但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会上美国的当。一个国家以什么样的身份加入国际组织,首先是该国根据国家利益独立行使主权的结果,其次是该国与各相关国家进行入约谈判相互妥协的产物。
事实是,中国没有将发展中国家地位当作逃避国际责任的挡箭牌或是获取特殊优待的敲门砖,而是积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中国贡献。在修订后的关贸总协定中,也只是笼统地将发展中国家定义为低生活标准及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国家。
其中其他发展中国家成员的范围相对宽泛,如2019年前的韩国虽然人均GNP超过1万美元,但仍保留着发展中国家身份。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是中国的发展现状决定的,也是在入约谈判阶段经包括美国在内的签约国家一致同意的。
该法案还提出,除国务卿以外的美国外交人员也应尽一切可能防止中国在任何国际组织或国际条约中凭借发展中国家地位获得优待。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想把发达国家的帽子强加给中国,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赞赏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把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作者:王波,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并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究竟是谁在传播冲突与战乱,谁在助力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世界各国有目共睹。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发展中国家地位,大力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坚定不移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合法权益。
美国在苛责别国之前,不如多反省自身。搞阵营对抗,把世界强行拖入新冷战,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这些数据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标准,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都是无可置疑的。中国属不属于发展中国家,不由美国说了算